>
新闻中心
>
中药知识 | 黄芪的功能与作用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

济南慧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嘉祥华萌生物饲料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上商城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华萌中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0022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济南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撤换联系我们

中药知识 | 黄芪的功能与作用有哪些

分类:
新闻中心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4/11 11:51
浏览量
【摘要】:

黄芪,古名黄耆,亦名绵黄芪、戴糁、戴椹、草、百本、王孙。中医常用药。药材源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或内蒙古黄芪的干燥根。

【生长地区】黄芪药材主要产于我国内蒙古、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内蒙古是黄芪主产区,也是主要发源地。从分布上来说,膜荚黄芪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东、四川、西藏等省份,而蒙古黄芪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和西藏等省份。黄芪以其广泛的用途而被誉为“一药多能”,应用范围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科等。

【形态】其径直立,叶子为羽状复叶,夏季花开如蝴蝶状,颜色呈淡黄色,总状花序,每个花序有1020多花。结果成熟后如豆荚一样下垂,荚果膨胀,每个荚果有种子38枚。根圆柱形,上端较粗,略扭曲可达1米以上主径12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黄芪药材以根粗长、质棉、折断面粉性及黄白色、味甜者为优。

【性味】性温,味甘。

【归经】归脾经、肺经。

【功效】生用补气升阳,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炙黄芪偏于益气补中,多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黄芪汤剂内服常用量为10~15克,大量应用可至30~120克。

【化学成分】膜荚黄芪含黄酮、皂甙类成分蒙古黄芪含黄芪多糖

【使用禁忌】因黄芪升阳助火,对邪气盛、无汗、湿气阻滞、厌食、阳亢有毒热者均不宜使用。

【配伍药方】

  1. 治鹤膝风:生黄芪八两、石斛二两、薏苡仁二两、肉桂三钱。出自《辩证录》
  2. 治痈疽:生黄芪、天花粉各一两、乳香、没药、银花、甘草各三钱,煎汤连服二十余剂。出自《神农本草经》
  3. 治气虚血滞引起的中风:生黄芪一两、防风五钱。出自《名医类案》
  4. 治水肿:生黄芪四两、糯米酒一酒杯,煎汤一大碗,慢慢送服。出自《冷庐医话》
  5. 治小便不通:生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出自《本草纲目》
  6. 治脓肿:生黄芪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制六分,温服。出自《神农本草经》
  7. 治痔疾下血:黄芪细切一两,粳米两合,煮粥,空腹食之。出自《太平圣惠方》
  8. 治咳脓咳血咽干:生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出自《本草纲目》
  9. 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黄芪、 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出自《本草纲目》
  10. 防疫猪瘟:黄芪、炒白术、党参、淫羊藿、生地黄、当归、川芎、藿香、甘草。一日一次,连用3-5天。出自华萌御屏风

 此文章由山东华萌中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整理归纳,欢迎留言评论